10月15日上午,学校在莲花街校区学术报告中心D303报告厅召开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总结会议暨2026年申报动员会。校长吴智深,副校长白艳红、赵仁勇出席会议。各自科学院(学术机构)院长、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科研团队负责人、教师代表和科技处全体工作人员等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赵仁勇主持。

会议现场
会上,白艳红回顾了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她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在推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衡量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尺,直接反映学校的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织申报工作是每位教师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务必形成全校共识和自觉行动。对做好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她要求:一要提高站位,明确主体责任,建立专项工作管理实施方案;二要以“四个面向”为牵引,强化有组织科研,针对重大需求凝练选题;三要以“本”为本,千锤百炼,玉汝于成;四是鼓励结合学校特色,做好交叉融合,及时调整主攻方向。

吴智深作讲话
在经验交流与分享环节,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典型单位代表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享了工作成效和经验。典型个人代表粮油食品学院谢岩黎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段宇乐博士、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于利萍博士和环境工程学院潘传奇博士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基金申报的申报历程和心得体会。

经验交流1

经验交流2
赵仁勇在主持时指出,本次会议,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系统总结经验、谋划未来的关键环节。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方向、凝聚共识、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共同推动学校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吴智深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中取得成绩,并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一是要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定高水平开展基础研究的信心;二是要立足当下,提高认识,强化有组织基础研究力度,开创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三是要加强资源整合和方向凝练,加大重大重点类项目组织策划力度,提高申报效能;四是要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人才,构建促进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健康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让更多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五是要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为抓手,以高水平基础研究赋能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创建注入更强科技动能。
本次会议,既是一次回顾过去、肯定成绩、剖析问题的总结会,更是一次展望未来、凝聚共识、激发动力的动员会。科技处将以此为契机,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做好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通过构建全链条、精细化的科研服务体系,助力提升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