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专班、各单位: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我国境外输入病例来源国家不断增多,国内多地散发本土病例,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疫情“物传人”“人传人”风险并存;同时,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寒假临近,师生大规模离校返校,疫情风险进一步叠加,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全力维护好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按照省教育防疫专班《关于做好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豫疫防教专办〔2020〕37 号)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各专班、各单位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继续保持战时状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策略,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具体要求,对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和我省有关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常态化防控举措,因时因地因校细化完善防控方案,确保人员、物资、制度、预警到位,确保“四早”精准落实。要注重在分析新情况、堵塞新漏洞上下功夫,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早研判、早预测,做到心中有数,主动防范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与其他常见传染病叠加风险。
二、继续强化常态化防控
(一)严格人员管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期间进出学校管理办法(修订)》,凭证出入校园。校外人员原则上不得入校,确因公务需要的,办理因公临时入校审批后,方可入校。入校时,所有进出校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自觉排队(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米以上距离),接受体温测量,凡体温≥37.3℃者,进行信息登记,交临时处置区医生处置,并及时向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报告。建立在外人员管理制度,对在校外实习实训学生, 指定责任人,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不失联不失控不失管。
(二)强化个人防护。重点规范冬季佩戴口罩行为,要求师生随身携带口罩,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出人员密集场所严格佩戴口罩,与同乘者保持距离,防止拥挤。适量储备必要防疫物资,养成勤洗手、“一米线”、公筷制、分餐制、咳嗽打喷嚏主动遮挡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三)做好消杀通风。加强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等重点场所卫生管理,重点做好宿舍、电梯等场所的清洁消杀和通风。
(四)完善应急机制。要在常备不懈上下功夫,筑牢学校、卫生、教育和医疗疾控机构“点对点、人对人”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持续开展信息排查、防控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突能力。一旦出现散发病例或聚集疫情, 要依法依规报告,视情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师生及其家人如有发热、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向学校和相关部门报告,采取居家观察、就医排查或隔离措施,按规定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五)加强督导执纪。加大对冬季防控措施的督导检查力度。校防控办督导执纪专班将择机赴各单位进行专项督导,各单位放假前、开学前要分别开展自查整改,及时查漏补缺,确保防控措施到位。
三、全面筛查输入风险
要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排查制度,全面筛查有境外以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居住史的师生员工,切实掌握相关信息,并按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要求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隔离溯源等措施。主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严格做好食品采购人员防护,加强技术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对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供餐实施严格管理,通过正规渠道选购冷冻冷藏生鲜产品,在选购和清洗加工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对于来自风险地区的快递、货物等,应避免师生直接接触,待进行外包装消毒等措施后,再妥善处置。
三、妥善安排放假返校
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工作,在河南省、郑州市疫情防控教育专班指导下,及早谋划、科学安排学生、教职工寒假放假时间和 2021 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并适时发布。坚持“错峰”原则,按照期末考试结束时间,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寒假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学生留校,确有必要的,须经所在学院、学生专班、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并报校防控办备案后,方可留校。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制定离校、在校学生信息台账,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提前对师生近期及假期去向进行统计摸底,要求师生员工原则上不前往国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确需出行,须经所在单位、有关专班、校防控办审核同意(处科级干部还需分管领导审核同意),未接学校通知不得返校,通知返校的,严格按照《关于做好境外返郑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防控办第4号通知),严格落实“如实申报”要求,严格执行属地“隔离管控”措施。外籍师生和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应暂缓返郑返校,确需返回的须严格执行属地规定,落实相应的核酸检测和隔离观察措施。
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要进一步优化防疫力量配备,规范校园出入管理,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在严格落实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前提下,想方设法满足师生在校期间就餐、洗浴、运动健身、热水供应、快递收发等合理诉求,保障师生安心上课、安稳度假、安全返校。切实提升服务意识,规范安保、后勤人员行为, 维护学生合法权益,避免过激行为和矛盾冲突事件发生。继续强化校园食品安全,加强校园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
五、持续开展宣传引导
多渠道宣传解读防疫政策,充分说明当前防疫形势和要求,引导师生树立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观念,增强进口冷链食品及货物感染风险意识,理解和支持防疫工作;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卫生健康习惯,向学生、家长告知假期注意事项和疫情防控要求,引导师生少流动、少旅行、少聚集,外出做好个人防护。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推进校园厕所革命,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持续开展抗疫争先、志愿服务和事迹宣传等活动,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师生发扬伟大抗疫精神,扎实做好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