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高速铁路弓网滑动电接触受流研究进展
报告人:高国强 教授
报告时间:2025年05月16日(星期五) 9:00-11:00,
报告地点:莲花街校区惟志楼(31号楼)444报告厅
专家简介:
高国强,男,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9年),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8年),入选四川省人才计划(2020),IEEE P2752国际标准工作组主席、中国机械工业电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委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与应用专委会委员、四川省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安全保障技术”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围绕高速铁路受流回流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973”、“863”课题等18项;制定、参编IEEE国际标准4项。担任ICHVE等国内外重要会议分会主席,并做邀请报告。发表SCI/EI检索论文86篇,授权国家专利26项,在Springer出版首部轨道交通高速滑动电接触专著;成果应用于CIT400km/h高速检测车、“复兴号”系列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受流回流设计,获黑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1)、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2)、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2)、詹天佑铁道科技奖专项奖(第1)。
报告内容简介:
报告系统介绍该高速铁路弓网滑动电接触受流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前沿研究动态及工程应用前景。针对高速列车运行中弓网系统面临的滑板材料界面失效、受流界面异常损伤、高速气流环境下绝缘性能劣化等核心挑战,报告将结合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阐述团队在弓网电弧动态特性分析、接触材料界面优化调控、智能监测诊断技术开发等方向的创新思路与研究进展。此外,报告还将围绕川藏铁路低气压等特殊服役环境,探讨弓网电弧行为的适应性调控策略。本次报告将为轨道交通领域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分享弓网滑动电接触受流技术的前沿探索与工程经验,助力我国高铁技术向更高速度、更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发展。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电气工程学院
202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