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场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 >> 文化场所 >> 正文

校园《五谷书吧》

来源: 文/赵学敬 2020-05-16 22:28 浏览:

《五谷书吧》位于校园莲湖西北端的北岸。这里有假山凉亭,有曲径石雕,有花草林木,还有鸳鸯戏水,鱼翔浅底,可谓一处好景点。

《五谷书吧》有两层原意,一是反映粮食文化,二是为学生提供课外读书环境。

粮食文化选五谷为代表,又用“五五”造型来表达(五具石雕和顶面的五个汉字),即:稷(ji)、麦(mai)、黍(shu)、稻(dao)、豆(dou)。以此为中心,连同那个小凉亭和与它相关联的看点就是“五谷书吧”全貌了。

河南工大有着粮食文化基因,看到《五谷书吧》就会想到学校由“郑州粮食学院”发展而来,就会想到现在的“食品学院”仍在培养粮食人才,发展粮食文化。

五尊石雕像是五具石鼓,五个汉字像是五本粮书。站在这里能感到,粮食定位在石基上,文化发声在石鼓上。古今粮食很重要,重要到“社稷”称国度。是啊,没有粮食人何有,哪有国家和民族?

课堂上聆听粮食文化传播,课余就到书吧复习五谷。这种境界的引导,使得学习粮食专业的学生更爱专业,也使其他专业的学生想到“粒粒皆辛苦”。粮食是人的命根子,不爱它等于不爱自己,懂得爱它才有生命的烟火和前途。

家无粮,老少慌;国无粮,必灭亡。所以,“社稷”是拿粮食说事的: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这话是真理,是国策。正因这样,《五谷书吧》张扬的是粮食文化理念,彰显的是办校特色,任何大学都比不上它的这种专业风格。

来到《五谷书吧》,“金子与红薯的故事”似乎历历在目,又这么娓娓讲来:

一条逃荒路上,商人和农夫同行。商人背负一袋碎金,农夫携带一篓红薯。走的时间久了,商人吃完了干粮,便出金买薯。农夫说,不卖!商人说,难道一块金子还不值你的一根红薯?农夫说,那是。商人不服气,饿着肚子走了。农夫望着他的背影说,等你饿死了,你那金子都是我的了。商人听了这声点拨醒了:金子真的不如红薯也!

故事拉我们回到粮食的价值观上来:粮食是万物之宝,任何时候都要关注它,感恩它,爱护和发展它,依它“安邦定国、固本富民”。身临《五谷书吧》,说穿了,要的就是这种触景生情效应啊!

(后注:如今,石雕顶面镶嵌的五个铜字不见了,字的凹槽已用水泥抹平。这是因为:学校发现部分字被盗,就把剩余的字取下库藏了)。

——写于2020年4月

【点击在地图上查看五谷书吧位置】

(责任编辑: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