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文化标识 >> 校歌 >> 正文

校训、校标、校歌诞生记

来源: 文/隋飞 2018-05-17 18:41 浏览:

50年校庆的一幕幕场景还历历在目,60年校庆又到眼前,让人不得不感慨时光的流逝,真是“十年弹指一挥间”!

2005年,河南工业大学刚刚组建不久,除校名标准字体确定为毛体字外,其它的主要标识都还没有确定。校训、校标、校歌是学校的象征,是学校精神风貌、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浓缩和提炼,是一所学校的主要形象标识,也是学校文化的主要载体。合并前的两个学校各有各自的校标、校风,但不符合河南工业大学的需要,两校都没有校歌。河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创作一套学校标识,在迎接50年校庆工作部署中,学校将征集、评选学校标识的任务下达给了校庆办宣传组。作为50年校庆最早启动的“一号任务”,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王玉斌、何锐先后带领校庆宣传组多次认真研讨,拟方案、定流程、找专家,最终圆满完成了这项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校训、校标、校歌的诞生

校训、校标、校歌的诞生过程就是一场全校师生及相关方面广泛参与、凝聚共识的征集评选活动。2005年7月8日,学校通过校园网公布校训、校标、校歌、校旗征集公告。10月至11月,面向校内开展了学生设计校标校徽活动。11月30日,征集稿件截止,共收到我校学生、研究生、教职员工、国内外校友及社会人士188位投稿者提交的185件校标稿件、200多件校训稿件、8件校歌稿件。

征集到的校训数量最多,很快就超过200条,而且几乎把我们能想到的古语、新词全部组合了一遍,有人甚至写了十几个校训提交过来。我们也给董企铭校长送了一份征集公告,请他提一条校训。过了两天,董校长告知写好了,并且认真进行了注释说明。这条校训也被编了号放到了征集的作品中。

征集到的校标稿件设计风格多样,规格种类繁杂。185件稿件涵盖了psd、jpg、gif、png、cdr、dwg等图片格式以及word、txt、htm等格式等;有的将文字手写在图片上,有的将图片放在word中;图片尺寸大至3800像素,小至100像素;有的一人投稿11件方案,有的作者设计了一整套识别系统;有的作者用普通稿纸正反面草草勾了几笔,有的用彩色激光打印机和上等相纸打印出稿件;有的有电子版,有的只有手绘草稿版。经整理,发现其中几份作品存在重复,疑存在抄袭现象,相关作品就直接不予评审。还有一些作品与其它学校雷同,比如使用鼎、书、齿轮、人等作为主体元素的也在前几轮就被评审组摈弃了。

2006年1月8日,学校成立评审委员会和各方参与的征集评选专家组,并制定了严谨、规范的评选规则和进度安排。1月20日,根据征集作品的规范情况进行第一轮筛选,保留100件校标作品、26条校训作品、8件校歌作品。1月25日至2月23日,专家组进行第二轮评审,根据票数选出31件校标作品、10件校训作品、4件校歌作品。2月27日,专家组对第二轮选出的作品进行评议、研讨,并进行第三轮投票,评出了12件校标作品、8件校训作品、4件校歌作品。经过四轮评选,筛选出7件校标作品、5件校训作品、3件校歌作品。第五轮评选于4月4日开始,学校将校标、校训作品放到学校内网上进行网上投票,征求意见,向各二级单位发放了征求意见投票表,同时向校领导发放了投票表。评委会将三部分意见结合,综合评选出1件校标作品、1件校训作品。由于大家对校歌作品的意见过于分散,根据专家组建议,经评委会同意,不再从征集的作品中评选,改为邀请专业人士重新创作。

根据专家推荐,学校邀请并委托原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吴歌和著名诗人王怀让先生为我校创作《河南工业大学校歌》,两位先生欣然接受。吴歌先生是国家一级作曲、指挥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河南省合唱协会会长,作品屡获全国大奖。王怀让先生是当代知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剧协会员,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创作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中国人:不跪的人》等广为传颂。从第一次来校商议创作校歌开始,两位先生就表示要“竭尽全力、认真对待、力争把校歌写好”。学校向他们提供了许多文字图片资料,学校领导多次陪同他们参观新老校区,全面介绍学校各方面的情况。经二十多天的酝酿构思、动笔创作,一稿、两稿、三稿反反复复和学校有关专家斟酌修改,才将歌词定了下来。由于创作过程中与学校领导、专家等多次深入交流讨论,作者对学校文化和需求的把握非常准确,这篇歌词交稿后也获得了各方面的认可,没有作任何修改。仅有的一条意见是在讨论中有人认为,“危山险峰”一词是否显得过于紧张,与学校主题、氛围不一致,是否改为“高山险峰”,但经过讨论,最终大家还是认为“危山险峰”比“高山险峰”多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学校、老师、学生都应当有这种发展、进取的紧迫感。

随后进入谱曲阶段,吴歌先生先后写出了六个歌曲音乐主题,写了推翻,再写再推翻,甚至“整首曲子写完后回头看看不满意全部推翻了再来”。最后拿出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校歌方案,一种进行曲风格,一种带有豫剧元素的抒情风格。学校安排艺术指导老师组织了学生合唱队试唱,经评审组和校领导试听、比较、商议后,最终确定使用进行曲风格的方案。吴歌先生后来表示,河南工业大学有着厚重历史,近些年发展快、规模大、实力强,为祖国各条战线上培养出大批人才并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这样一所高等学府创作校歌,且又需避免和其他校歌雷同,实属不易。尽管他和怀让先生几十年来也曾为不少单位创作过厂歌、院歌、校歌,但这次都感到压力不小。

经过征集评选或邀请创作的过程,并经学校党委会研究通过,最终确定:校训采用了校长董企铭提出的“明德、求是、拓新、笃行”,校标采用了湖北设计师何礼斌的作品,校歌由著名诗人王怀让和作曲家吴歌创作完成。

2006年6月9日对于全体河南工大人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河南工业大学的校训、校标、校歌正式发布了。位于嵩山路校区的学校第三会议室里,校领导、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各单位负责同志、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新闻媒体记者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的时刻。党委副书记何锐主持发布会。党委副书记王玉斌介绍了校训、校标、校歌的征集确定过程。作曲家吴歌先生代表创作者介绍校歌乐曲创作体会。党委书记戚世钧和校长董企铭共同为校训、校标、校歌揭幕。教师代表张同斌和学生代表杨州分别发表了见证感言。揭幕那一刻,就像是为校训、校标、校歌揭开了红盖头,也像是为河南工业大学翻开新的一页。

董企铭校长发表讲话指出,河南工业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对师生的要求着重体现在“明德、求是、拓新、笃行”这样一些古训之中,我们要坚持这样的理念,把河南工业大学办成一所崇尚学术、创新求真、民主爱国,能从根本上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育人基地,办成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科学理性、文明道德的高校,成为声誉日隆的大学。希望广大师生从今天起,牢记校训、认识校标、学唱校歌。我们不仅要理解、认识这些符号、标志,更要理解、领会、贯穿于其中的精神理念,这些精神理念是学校永久的财富,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一代又一代师生智慧和品格的体现。

校训、校标、校歌的文化内涵

校训原本是一个由日本引进的舶来词,在辞海中没有对校训的解释。最早对 “校训”概念进行解释的是舒新城主编、中华书局1930年出版的 《中华百科辞典》,它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1988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校训,即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学校在征集公告中对校训的要求是:要高度精炼、寓意深远,融汇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蕴涵我校师生的道德理想、学术人格和历史责任,体现学校历史文化底蕴、人文精神以及办学理念,同时又要强调修德修业。

校训最终评出的是校长董企铭提出的“明德、求是、拓新、笃行”,作者对校训的解释是:

明德,旧谓美德,《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美德比粮食更馨香。《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求是,求乃探索、寻取之意,是则为正确或认为是正确的,求是即寻求科学真理。

拓新,拓乃开辟、扩充之意,拓新则创新之意。

笃行,笃乃忠实、专一之意,笃行系诚挚而专一的践行。

总意: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通过探索去求真,努力创新并专注地践行。

今天来看,这四个词首先强调道德操守,其次强调科学精神,进而要求开拓创新,最后落脚到专注的践行上,作为学校对师生员工的道德和学习、工作的总要求,意思表达清晰,用词表述准确,非常恰当到位。

校标最终评出的是湖北设计师何礼斌先生设计的作品。何礼斌先生是湖北省襄阳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全国高校工业设计学会会员,平面设计在全国比赛中频频获奖,设计的百余个标识作品被企业、政府采用。

作者对校标的释义是:校标由“河南Henan”首字母“H”和环弧构成主体,H横向即为“工”字。H的下半部曲线为浪花状,象征黄河,体现地理位置。H的上半部折线为齿轮状,象征工业,体现学科特征。H代表学校,整体成奔腾向上的动势,表达学校事业不断开拓,以腾飞、跨越之势再创辉煌寓意,展现工大人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五颗五角星代表师生,五星弧形排列,腾空而出,标志着学校为国家和社会不断输送栋梁人才。环弧形电子轨迹象征科学研究,环弧形渐变延伸象征学校发展之路无限延长。1956为建校年份,代表学校扎实雄厚的基础和历史积淀。

这个标志既不那么抽象,又不过于写实。整体深蓝色色调符合学校的工业、科技属性,标志中既有硬朗的直线折线,也有圆弧线,也有纵横交叉的图形,小小的图标中每个元素各有象征意义,耐看但又不显得过于拥挤繁杂。

校歌是先有词、后有曲。王怀让先生负责作词,他曾表示,当我早上来到新校区,看到太阳刚刚升起,看到工人们在建设新的教学楼,感到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学校仍然在焕发着生机,第一句歌词就有了——在河之南、在国之中,河南工业大学与日同升、与时同行,当我看到年轻的学生在广场读书,感觉那读书声就像是在唱歌——清晨的歌声、青春的身影,为了什么读书——为了中原崛起、为了中华复兴。校歌歌词中还体现了学校学科特色——科学的脊梁、人文的羽翎,为了中国制造、为了工业文明,然后引入和呼应校训——崇尚明德求是,坚持拓新笃行,最后是实际行动——敢于发现发展,勤于建业建功,我们和时间并肩,一路攀登危山险峰,我们和空间携手,共同走进繁荣昌盛。

从乐曲角度讲,《河南工业大学校歌》总体上属于进行曲风格,演奏或演唱时应热情坚定、充满朝气,同时强调颂扬性、歌唱性、抒情性。具体来说,第一段(四个乐句17小节)强调热情、坚定,充满自信,第二段(两个大乐句16小节)强调歌唱性、抒情性,要在“美”字上下功夫,要音乐的圆润、平和。第三段(即最后一段)唱校训、抒豪情、述壮志、赞明天,要唱得豪迈大气、充满希望,是全曲的重点段落。最后的结束句注意速度放慢,要坚定有力、饱满宏伟。总之,校歌是一首F大调进行曲风格的赞歌、颂歌,音域不宽只有一个半八度(十二度),歌曲前后虽有变化对比,但难度不大、非常适合群体演唱。

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

十年来,学校相继下发了《关于启用校训、校标、校歌的通知》、《关于学习宣传校训、校标、校歌的通知》,学校、学院多次举办活动让大家学习了解这些标识的文化内涵。校训被广为接受,成为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坚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校标应用广泛,从网站、PPT到各类印刷品,都能见到其身影,尽管还有一些不规范的用法。校歌也经常在校级重大活动中播放,只是一直没有普及,会唱的人不太多。2015年学校举办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教职工歌咏比赛,将校歌列为必唱歌曲,一时间全校充满了校歌声,一半以上的教职工学会了唱校歌。多个学院组织开展了“唱校歌、铭校训”主题活动,有的坚持数年不辍,成为品牌,相信参与过这些活动的学生对于学校文化一定有更深的理解。还有师生用校标制作一些有趣、夸张甚至搞笑的工艺品、艺术作品,虽然有时会有些不规范,但无不体现了广大师生对学校标志的喜爱。

发布会上曾提出,学校将以校训、校标、校歌为基础,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发展战略、教风学风等相结合,构建一整套的形象识别系统,逐步完善我校的校园文化体系。但这个形象识别系统一直没有能够落实。由于识别系统是很直观的文化载体,缺少这套系统,也是导致大家总感觉学校缺少文化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原副校长翟俊仁曾组织有关单位启动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工作,但因各种原因数次中断又数次重启,在相关部门和学院共同努力下,经过多位设计艺术专业老师和数届学生的接力,终于在近期完成了基本稿,放到网上征求意见。至此,标识系统建设工作才算真正完成。另外,校歌方案确定后,请吴歌先生找了河南省歌舞剧院的合唱队进行了录音制作,但是为了节省经费,录音品质并不太好,导致校歌音乐听起来总感觉有点发闷,这也是校庆宣传组几位同志长期的一个心结。真希望今年能够重新录制一个新版本的校歌音乐。还有校旗,征集时虽然作为一个项目,但由于它更多依托于校名和校标,一般不单独设计,稿件中也没有高质量的作品,所以当时就没有明确其样式和规范。后来大家约定俗成使用了红底黄字仅印有校名的旗帜,也算是有了一种标准,每年暑期社会实践,当一面面鲜艳的校旗走进农村、社区,走到全国各地,也把河南工业大学的良好形象传遍了大江南北。

十年间,也曾多次有人提出意见,认为我们的校训过于普通、校标不太美观、校歌不太好听,学校也根据师生反映提出动议进行过修改,但方案出来后总是发现还不如原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大师生普遍接受了这套标识。后经学校教代会通过、河南省教育厅核准,校训、校标、校歌都被列入了《河南工业大学章程》,成为学校法定标识内容。

有人说,文化建设的表象是文化元素,本质是凝聚人心。大家对文化的认同感越强,说明大家心越齐。校训、校标、校歌的征集、评选过程,就是一个师生、校友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凝聚共识的过程,评选的结果也是全校上下集体智慧的结晶。校训、校标、校歌的诞生和规范使用,弘扬了校园精神文明,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形象和品位,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感召力和向心力。“人心齐泰山移”,有了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全校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校近十年来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各方面,才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而文化在育人工作中发挥着灵魂、核心的作用,关系到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能否落实人才培养以德育为先,关系到能否引领全校师生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而做出应有的贡献。回顾校史,学校从1956年建校至今,虽然校址几经变迁,教育几度兴废,从纷乱岁月中变易图存,但文化仍一脉相承,逐步形成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这种精神与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和校歌歌词不谋而合、交相呼应,被一届又一届师生传承和践行。

近年来,戚世钧书记、王录民校长、张元校长都非常重视加强文化建设,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文化铸校”工程,第二次党代会提出持续推进大学文化建设,都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部署。校训、校标、校歌确定以后,学校相继总结凝练了工大精神、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一系列文化理念,制定了文化建设规划,评选典型人物,举办文化活动,营建文化景观,不断丰富着河南工业大学的文化内涵。但上述这些仍然不是文化的全部内容,文化存在于学校的一草一木,文化存在于学校发展的每一天,每一位师生校友都是学校文化的载体,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

(注:本文由杨六栓、周芳、隋飞共同完成于2016年7月21日,收录在《风雨征程:河南工业大学校史故事(第一辑)》中。)

(责任编辑: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