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河南工业大学关于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的通知

来源: 2019-11-08 17:32 浏览:
摄影 审校
审核 分类

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要求,学校现启动2019年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2019年启动一流课程建设,经过三年左右时间,至2021年建设完成一批具有河南工业大学特色的一流本科课程。

具体目标是:至2021年,建设完成校级一流在线课程(线上“金课”)10门左右;一流线下课程(线下“金课”)70门左右;一流混合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120门左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金课”,已由实验室管理处牵头立项);社会实践课程(社会实践“金课”,由学生处牵头)。原则上,各类课程三年立项比例分别为40%、40%、20%。三年建设期满,力争15门以上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20门以上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

二、建设要求

确立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注重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高阶性指将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二是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三是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指课程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三、申报条件

(一)课程团队成员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问题以及近五年内没有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

(二)课程内容不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问题。

(三)申报课程在立项之前,须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

1.教学理念先进。坚持立德树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显著。课程团队教学改革意识强烈、理念先进,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主讲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学术造诣,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能力强,能够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3.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课程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4.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合理。

5.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结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契合课程目标,教材选用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

6.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创新教与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生成,教学反馈及时,教学效果显著。

7.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

四、推荐方式

(一)按照学校一流本科课程规划以及总体目标和年度建设比例,制定本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将每年度推荐的数量以及课程备案到学校。

(二)学校组建一流课程评委会,根据校、院一流本科课程规划,评审年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依据国家和省相关文件要求,从校级一流本科课程中择优遴选推荐参加参加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评审。

(三)2019年,国家一流培育专业可以申报2-3门一流课程,省级一流培育专业可以申报1-2门课程,非一流培育专业申报1门课程;通识必修课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学院、理学院和体育学院可以申报1门课程。可以报多门课程的专业建议申报不同类型的课程。

(四)2019年不再申报校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五)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报另行通知。

五、推荐材料要求

(一)学院填写《一流本科课程三年建设计划表》;

(二)申报2019年校级一流课程的团队需提交《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5份),时长10分钟内的说课视频(包括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改革成效等)和其他佐证材料(1份)。

(三)上述材料11月19日交至教务处B211房间,同时发送《一流本科课程三年建设计划表》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电子版至67756655@haut.edu.cn。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2.一流本科课程三年建设计划表

      3.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申报书




教务处学生处实验室管理处

2019年11月8日



(责任编辑:李国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