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编者按:过去的5年,是河南工业大学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双一流”创建重大发展机遇,制定并实施了河南工业大学“12357新时代筑峰工程”和内涵发展“八大战略”,成功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教育部“高校学科领域优先发展”规划高校,实现了办学规模、层次、内涵和质量的稳步提升,开启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崭新征程。为展示学校过去五年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学校官网、党代会专题网从即日起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
打造一流大学文化 赋能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委宣传部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持续推进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涵养育人生态,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2022年刘志军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后,学校深化实施“文化铸校”战略,推进文化创新,提升文化品质,为实现‘双一流’创建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一、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
五年以来,学校共举办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等主题活动100余场次,被各类媒体报道217次,获得省级奖励10余次。起草了《河南工业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与宣传工作方案》。师生受邀参加央视直播《与世界跨年》活动,对话国际问题专家。原创视频《梦开始的地方》《光点》《勇气勋章》被中国教育广播电视台展播。

持续完善校园网建设,改版学校网站。构建了宣传工作“五中心、三平台”,建成300平米的融媒体中心,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网络新媒体思政工作体系,学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粉丝达20万人,获“融媒体+育人”试点单位。年均编发校园新闻动态600余条,仅2023年,学校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河南卫视等重要媒体刊发稿件达200余篇,获全省高校校报好新闻6项。学校正面新闻10余次进入新浪微博同城热搜榜,大力推进学校形象建设和声誉提升。学校荣获河南高校“第一议题”示范点、河南高校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完成了校名和校徽的商标及版权注册,完善学校标示系统,完成并发布了莲花街校区建筑和区域命名方案,发布了《河南工业大学校园文化产品管理办法》,并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创产品的设计、经营、管理,推进校园文创产品店的落地实施。持续推动校史馆建设和校史修订工作。

二、文明校园创建获得新突破
学校积极参与省级文明校园(标兵)创建,2020年,学校首获省级文明校园标兵荣誉称号。2022年,根据新的指标体系制定了《河南工业大学2022年创建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工作方案》,制作了文明校园创建宣传片,编印装订支撑材料3000多页,圆满完成省级文明校园标兵重创工作,2022年,学校再获“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称号。

积极开展学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活动,带领广大师生深入学习教书育人、抗洪救灾等领域的典型模范,积极评选师德标兵、工大人物、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星级志愿者等先进人物并进行集中宣传。2019年以来,1人获评“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在河南省“两创两争”活动,学校获评多个“河南省文明个人和文明集体”荣誉称号。
充分发挥校歌、校训、校史等工大精神元素的凝心聚力作用,围绕办学历程和发展成就,编纂“风雨征程”“我在工大读书的日子”等书籍。2023年,修订了对外版的宣传册,制作并发布了学校新版形象中英版宣传片——《与时代同行》。编印了《工大楷模》教师篇和学生篇,在工大融媒持续发布《筑峰访谈录》。


三、粮食文化传承赢得新提升
持续提升中国粮食博物馆“五大功能”,开展“粮食文化与粮食安全”“红色粮政展”等科普活动,届次化举办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开展“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在深挖学校粮食特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打造一流大学文化。
五年来,中国粮食博物馆全面提升展品质量,积极开展对外宣传、交流,依托“世界粮食日”等品牌活动,持续开展粮食科普进学校、进社区志愿活动,活动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储粮害虫防治”科普志愿服务队获“河南省2023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储藏物昆虫标本馆相继入选入选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郑州市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及首批郑州市中小学生科普研学基地。

继“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粮食史图说》之后,2022年,师高民教授领衔主编“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饭碗”系列丛书,第一辑6册已正式出版发行,并入选中国文联“文艺联合书单榜单”。2023年,中国粮食博物馆被中国粮油学会授予科普教育基地。
